首页 | > 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
又一国际大奖!黄茅海跨海通道获评国际桥梁大会乔治・理查德森奖
本站山东泰安7月4日讯(通讯员 刘秀芝)近日,从国际桥梁大会(IBC)官网获悉,公司参建的黄茅海跨海通道项目斩获乔治・理查德森奖,这是桥梁界最负盛名的奖项,被誉为桥梁界的“诺贝尔奖”。
黄茅海跨海通道是港珠澳大桥的西延线和国家“十三五”重大工程,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后首个开工的跨海通道工程。项目全长约31公里,采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时速100公里。
黄茅海跨海通道中和互通(赵善聪 摄)
中铁十四局承担黄茅海跨海通道T8标中和互通4座主线桥、15座匝道桥、1183片箱梁预制架设及轻质土路基等在内的多项建设任务。
施工中,项目部坚持技术攻坚、积极创新改良,成功研制出了灵活性机动性更好、驱动力更强的新型架桥机,攻克了120米超小半径、大跨度40米箱梁的架设难题,实现了中和互通19次上跨既有运营高速,用实际行动践行了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与此同时,项目部以BIM技术为纽带,将数字模型与3D图形处理、GIS地理信息、视频监控、物联网传感等技术进行融合,实现技术交底可视化;积极打造智慧梁场,引入BIM与智能化技术,实现工厂化、流水线作业;采用智能控制系统、高温蒸汽养生,显著提升项目建设质效。
黄茅海跨海通道通车后,进一步改变了粤西沿海地区与湾区核心区域通道单一的现状,实现大湾区经济发展向粤西和沿海地区辐射,同时与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南沙大桥、虎门大桥共同组成粤港澳大湾区跨海跨江通道群,助力粤港澳大湾区早日形成世界级交通枢纽。
这是我公司第二个获国际奖的项目,此前,2022年太原下穿特级火车站工程获第八届度国际隧道与地下空间协会(ITA)工程奖。
施工中,项目部创新大跨隧道管幕预筑结构一体化安全建造新方法,以全断面管幕结构作为隧道超前支护、初期支护并作为运营期隧道的主体结构,解决了大跨隧道浅埋下穿敏感区微沉降的控制难题,实现了火车站股道最大沉降控制在9.7毫米,确保了火车站通过列车时速200千米、每天通行144对列车的正常运营要求;研发了大跨隧道管幕预筑结构一体化安全建造技术体系。施工揭示了单管顶进微变形、群管顶进变形叠加、钢管切割焊4接变形累计、土体开挖等施工全过程动态演化规律,以及浅埋下穿敏感区“毫米级”的沉降控制机理,提出了“环向分层、纵向分段、先下后上、间隔施作”的关键工法;
同时,项目部研制了AGV智能小车承载的可视化三维成像焊接及切割机器人,实现了远程控制;研发了基于静力水准仪与MCU-32分布式模块化自动测量单元的综合安全可视化监测技术与系统;针对管幕结构一体化建造技术的特点,建立了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科研攻关、风险管控等团队进行有效管理,确保工程的顺利建设;研发了长距离锁扣式连续管棚帷幕加固止水技术;研发了“防下沉、防偏移、防后退、防隆沉”精准顶进工法;研发了钢管间土体加固技术。
接下来,公司将乘势而上,以创新驱动为核心,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持续深耕突破,为实现交通强国梦贡献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