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企业文化 > 文化艺苑 |
钢筋丛中绽芳华
在苏州项目群钢筋加工厂震耳的机械轰鸣声中,女司索工丁海清的身影格外醒目。她以柔弱双肩驾驭千吨钢筋,用“零差错”的安全纪录和春风化雨的温情,书写了一名普通劳动者的不平凡篇章。
爱岗敬业:坚守铸就“钢铁匠心”
作为施工现场唯一的女司索工,丁海清每日需指挥吊装十余吨钢筋,承担装卸车、场内吊装及半成品转移等繁重任务。
面对高温、噪音和人流密集的“三重考验”,她始终提前半小时到岗,并严格执行“晨起三查”:查吊具磨损、查钢索韧性、查吊车支腿稳固,同时严密关注吊装警戒区设置及操作人员精神状态。凭借细致检查,她已累计排除安全隐患21次。
此外,丁海清创新性提出“吊装安全三字诀”——“眼要利、手要稳、心要细”,并在全项目推广。该口诀有效提升了班组安全意识,使事故率显著下降90%。
一丝不苟:“毫米级”精准守护生命线
作为“空中作业的地面大脑”,丁海清深知司索工作“失之毫厘,人命关天”,时刻保持“较真”态度,她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每条钢索的承重极限。
一次吊装中,她发现卸扣方向错误,立即叫停作业。面对工友“小题大做”的质疑,她现场展示违章事故视频,斩钉截铁地回应:“安全红线,没有妥协!”
在技术创新方面,丁海清提出“钢筋捆扎十字定位法”,优化捆扎点位,显著提升吊装效率40%。凭借过硬的技能和严谨的操作,她经手的钢筋吊运任务在全项目应用该法后,实现了令人瞩目的“零事故”安全记录。
乐于助人:钢筋丛林里的“暖心灯塔”
她厚重的工作服下,怀揣着一颗滚烫的心。作为工友信赖的“移动急救站”,她的工具包常备防暑降压药品,及时救助中暑、受伤工友;更是新人口中的“丁大姐”,她手绘《吊装安全图解手册》悉心带徒,培养出多名技术能手。
她还是工人社区的“爱心纽带”,组建志愿服务队。利用业余时间,她为工友义务宣讲吊装司索操作规程与急救知识,日复一日,人们都称她为“钢筋玫瑰”。
柔肩亦担千钧重。当问及坚守的动力,丁海清轻抚安全帽上的斑驳划痕,目光深邃:“看着一捆捆钢筋化作大桥桩基,就像看着孩子拔节生长。”这位钢筋丛林里绽放的“玫瑰”,以青春为笔,在平凡岗位上书写着极致的坚守——这正是时代最坚实的基座。
大桥,仍在向上生长;她的故事,也远未终章……(作者:张菲菲 张永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