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企业文化 > 文化艺苑 |
醉美壮乡三月三
“山歌好比春江水,不怕滩险弯又多……”悠扬的山歌声在群峰间回响,正逢四月的风掠过擂鼓岭,将壮家阿妹清亮的山歌声洒向漫山遍野。
春深四月间,我与壮乡“三月三”初遇。这是我参加工作的第二年,也是我头次遇上这样鲜活的民族节日。去年此时,我还在山东老家踏青折柳,如今却已被这岭南春色晃得睁不开眼。
桂林的山水峰峦如聚,刀削般的群峰带给我第一感觉是嶙峋又冷硬。但在广西三月三,层林间传来的山歌声像是给这沉默的群山系上了一条鲜亮的壮锦飘带。
都说真正的歌圩藏在田间地头,这句话确实不假。项目驻地建设在新圩村擂鼓岭上,附近村里少不了能歌善舞的壮乡人,旷野传音效果更佳,平常行走在村路上都能听见一两曲悠扬的乡间小调。
正午的太阳把围栏钢管晒得发烫,工区距离项目驻地也不远,我与同行的几名同事准备不负春光,走回项目部。
路上听见清亮的女声唱着“山中竹子根连根咧——”,原来村里相熟的嬢嬢,一改往日的装束,换上了壮锦织就的民族服饰。当地的同事小陆开嗓子应和:“电站大坝心连心哎——”原来不知不觉间我们已经走到了擂鼓岭村委会门前大院,乡亲们早把村委会前的院子,变成了个小小的三月三歌圩”。
我们的到来使歌圩的氛围愈酿愈浓,也不知是谁先起的哄,非要我们对上几句才能放行。
村里的陆嬢嬢教我们先跟着乡亲们唱“哎嗨哎嗨哟”再慢慢学歌词,想说什么就唱什么。在我们的怂恿下,技术员小周被我们推上前,红着脸扭捏对唱了两句,终于带我们逃出了热情的擂鼓岭歌圩。
村庄里老树的根系如壮锦纹样般盘结,枝叶间垂挂着春节时的红灯笼,踩着村里排水沟盖板向项目部前行,近处花草芬芳,远处云烟叠嶂,歌声相伴,壮乡三月三的鲜活深深感染着我们一行人,让我们沉醉其间。
暮色漫过开关站时,山歌的余韵仍在峰峦间飘荡。我坐在车中驶过盘山道时,晚霞已渐渐缩成一条金线。远处村庄里三月三的夜晚篝火渐渐亮起,渐亮的跃动火光像撒在桂林山水群峰间的点点星火,此时的我终于想好了一句对歌词“春江水弯过九重岩,电站建成莫忘还。”(作者:田元菁)